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时事政治 / 正文

【转载】习近平论文化(2024年)

发布日期:2024-11-04 浏览量:

VW001.039.20240108.001

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习近平2024年1月8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116.001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一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更要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要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传统,始终不做假账。坚持欠债还钱,珍惜信誉,不当老赖。要加强行业自律,对严重失信者终身禁业。

二要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见利忘义一向为君子所不齿。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盈利要服从功能发挥。金融行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

三要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国际上一些金融机构能够成为百年老店,基业长青,最重要的秘诀是稳健审慎。金融行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稳健审慎经营,既看当下,更看长远,不贪图短期暴利,不急躁冒进,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

四要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关键是解决好金融为谁服务、为什么创新问题,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推动创新,不能搞伪创新、乱创新。

五要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金融运营特别讲究依法合规。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要严格遵纪守法,遵守金融监管要求,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不能靠钻法规和制度空子、规避监管来逐利,更不能撞红线、冲底线,游走于法外。

习近平2024年1月1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202.001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习近平2024年2月1日至2日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202.002

看到市民和游客在欣赏传统民俗表演时喜气洋洋,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大家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春节期间,各地可以多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节日更喜庆、更欢快。

习近平2024年2月1日至2日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202.003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天津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新风貌。

习近平2024年2月1日至2日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208.001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习近平2024年2月8日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320.001

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移风易俗。

习近平2024年3月20日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321.001

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习近平2024年3月18日至21日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321.002

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习近平2024年3月18日至21日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321.003

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习近平2024年3月18日至21日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329.001

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是中哈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近年来,两国人文合作方兴未艾,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互设文化中心协定签署,鲁班工坊落地,青年交流佳话频传,人员往来日益密切,人民友好基础越来越牢。去年,我同托卡耶夫总统共同宣布2024年为中国的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希望两国以旅游年为契机,深化旅游合作、增进人员往来、赓续千年友谊,携手建设好中哈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为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2024年3月29日致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开幕式的贺信

VW001.039.20240410.001

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习近平2024年4月10日会见马英九一行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410.002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民族精神。两岸同胞从来都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我们将采取更有力措施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交往交融,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进心灵契合。我们热诚邀请广大台湾同胞多来大陆走一走,也乐见大陆民众多去祖国宝岛看一看。

习近平2024年4月10日会见马英九一行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410.003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两岸同胞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2024年4月10日会见马英九一行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505.001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国和法国长期以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法国启蒙思想家很早就开始研究中华文化,中国人民也对伏尔泰、狄德罗、雨果、巴尔扎克等法国文化巨擘耳熟能详。60年前,中法两国突破冷战藩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

习近平2024年5月5日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发表的书面讲话

VW001.039.20240505.002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行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携手再出发,推动中法关系取得新的更大成就,造福两国和世界!

习近平2024年5月5日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题为《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506.001

加快人文交流“双向奔赴”。以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推进教育、体育、影视、青年、地方等合作。中国支持法国办好巴黎奥运会,欢迎更多法国朋友赴华,决定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支持增开上海至马赛直飞航线。150年前法国人士参与建设的中国福建船政学堂、上世纪初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都是两国教育交流史上的佳话。我们欢迎法国担任今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宾国,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

习近平2024年5月6日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见记者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506.002

经过7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的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从未改变,那就是我们和平良善的本性、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它根植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生长于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

习近平2024年5月6日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见记者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506.003

中法两国同属亚欧大陆,一个在东端,一个在西端;一个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一个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国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有着独立自主的精神共鸣,有着灿烂文化的彼此吸引,更有着利益广泛的务实合作。有历史可鉴,有现实可依,中法两国没有理由不发展好双边关系。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中方愿同法方密切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更高水平,取得更大成绩。

习近平2024年5月6日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

VW001.039.20240506.004

中法都是文化大国,双方要加快人文交往“双向奔赴”,继续办好中法文化旅游年各项活动,积极推进文物联合保护修复工作和世界遗产地结好等合作。中方欢迎更多法国朋友赴华,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中方支持法方办好巴黎奥运会,将派出高水平代表团赴法参赛。中方愿同法方深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支持法方办好联合国海洋大会,鼓励两国有关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结对。中方也愿同法方加强在人工智能治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领域对话沟通。

习近平2024年5月6日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506.005

特殊在相互理解。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历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启迪。上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热潮,则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培养了大批人才。今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相信两国将以此为契机,从彼此文化中寻求更多智慧、汲取更多营养。

习近平2024年5月6日出席马克龙举行的欢迎宴会时发表的祝酒辞

VW001.039.20240507.001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5000多年而从未中断的悠久文明。正因如此,中国人有着很强的家国理念,尤其重视和珍视国家统一。许多华侨在海外生活多年,仍怀有深深的爱国情感,对祖国不断发展壮大由衷感到自豪。我出访期间,经常看到很多华侨华人和留学生自发在沿途等候欢迎。现在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相信经过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中国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和法国虽然分属东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社会制度不同,但都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双方可以和而不同,通过对话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中方愿同法国和欧洲加强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增进相互正确认知,巩固好、传承好中法、中欧人民友好故事。

习近平2024年5月7日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上比利牛斯省举行中法元首小范围会晤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507.002

我们要始终做民心相通的好知音。中塞铁杆友谊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在新时代更加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要打造立体多元的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格局,用好“免签+直航”效应,发挥好互设文化中心的作用,加大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合作,为青年创造更多机遇,让中塞友好薪火相传。

习近平2024年5月7日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发表的题为《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508.001

75年来,中匈坚持做互学互鉴的好朋友。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多年运行良好,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即将正式运营。中国多所高校开设了匈牙利语专业,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匈牙利广受欢迎,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传承中匈友谊接班人。地方交往积极活跃,每周往返两国的客运直航班次达到两位数,人员往来便利化措施不断落地见效。两国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人民友好基础越筑越牢。

习近平2024年5月8日在匈牙利《匈牙利民族报》发表的题为《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508.002

我们要持续扩大人文交流,厚植双边关系民意基础。民心相通是中匈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中方愿同匈方在教育、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地方等各领域不断拓展交流合作,支持两国语言教学,用足用好互设的文化中心平台,鼓励各类人员、机构加强交往互动。中方愿同匈方继续提高各自签证便利化水平,扩大两国直航联系,为两国人员往来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习近平2024年5月8日在匈牙利《匈牙利民族报》发表的题为《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509.001

中匈传统友谊有深厚基础。双方将继续支持两国语言教学,用好互设的文化中心平台,加强体育、媒体、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双方将进一步优化各自出入境政策,加强两国直航联系,为扩大双向人员往来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习近平2024年5月9日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511.001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据新华社北京2024年5月11日电

VW001.039.20240514.001

这些年你们自发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并依托长城资源走上了致富路,我很高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习近平2024年5月14日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的回信

VW001.039.20240516.001

坚持以世代友好为基础,共同传递中俄友谊的火炬。中俄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普希金、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中国家喻户晓,京剧、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文化也深受俄罗斯人民喜爱。当前,双方以落实《2030年前中俄人文合作路线图》为主线,不断扩大人文领域合作。我同普京总统一道将今明两年确定为“中俄文化年”,提出双方要举办一系列接地气、连民心、有热度的文化交流活动,鼓励两国社会各界、各地方加强交往,更好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相近相亲。

习近平2024年5月16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516.002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关系四分之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表明,不断巩固和发展中俄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和时代发展潮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互办主题年已经成为中俄人文交流的优良传统,也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特色和亮点,受到两国人民普遍欢迎。去年,我和普京总统商定2024-2025年举办“中俄文化年”。今天,双方正式启动这一文化盛事。双方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项目,进一步释放两国文化合作潜力,共同开创中俄文化交流的新未来。相信这将为中俄友好的世代传承、为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注入新动力。

习近平2024年5月16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时的致辞

VW001.039.20240516.003

中俄两国民族音乐都是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绚丽花朵。今晚这场音乐盛宴必将成为中俄文化交流互鉴的精彩华章。让我们以“中俄文化年”为契机,以庆祝建交75周年为新起点,弘扬友好,携手前行,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光添彩,共同开创中俄友好新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2024年5月16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时的致辞

VW001.039.20240522.001

旅游是中美两国人民交往交流、相知相近的重要桥梁。我们热情欢迎美国游客来华旅行,结识中国朋友、体验中华文化、游览美丽山水,亲身感受真实的中国。希望两国各界以本次高层对话为契机,深入交流,凝聚共识,积极行动,以旅游合作促进人员往来,以人文交流赓续中美友谊,助力“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

习近平2024年5月22日致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开幕的信

VW001.039.20240524.001

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农村移风易俗,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

习近平2024年5月22日至24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526.001

我读了你们每个人的信,从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感受到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两国友好的期盼。5年前,我同穆罕默德总统共同启动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如今看到“学中文”在阿联酋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培养了一批像你们这样的中阿交流小使者,我很欣慰。

习近平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学生代表,据新华社北京2024年5月26日电

VW001.039.20240530.001

中方愿同阿方包容互鉴,把中阿关系建设成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和平、真知、诚信、包容是中阿人民共同追求。我们愿同阿方共倡人文交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书写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新时代典范。

习近平2024年5月30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40530.002

中方愿同阿方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扩大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规模影响,加快智库联盟、青年发展论坛、大学联盟、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中方将每年邀请阿方200名政党领导人访华,未来5年将同阿方力争实现1000万游客互访。

习近平2024年5月30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40530.003

前不久,我专门给阿联酋中文学习者回信,勉励他们学好中文、了解中国,为促进中阿友好作出贡献。中方愿继续支持“百校教中文”项目,推进阿联酋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

习近平2024年5月30日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会谈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619.001

宏觉寺这座千年古刹,在增进历代中央政府与藏传佛教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新贡献。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把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2024年6月18日至19日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620.001

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

习近平2024年6月19日至20日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624.001

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习近平2024年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624.002

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要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习近平2024年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628.00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

习近平202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628.002

要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

习近平202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628.003

我们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世界各国犹如乘坐在同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和平期许、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还承载着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永续发展的梦想。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

习近平202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702.001

我们互帮互助、互学互鉴,掀起了人文交流新高潮。中哈成功签署互设文化中心协议,首次合拍电影《音乐家》。中国高校在哈萨克斯坦分校、鲁班工坊、中国传统医学中心等人文合作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互免签证让两国民众实现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去年两国人员往来近60万人次,今年前3个月已经超过20万人次,有望再创新高。地方合作蓬勃发展,友好省州市增至26对。广受中国患者尊敬和爱戴的眼科专家卡培拉别科夫、有着“熊猫侠”美誉的献血志愿者鲁斯兰、火遍大江南北的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等,成为新时代中哈友好的使者。

习近平2024年7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发表的题为《同心笃行 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702.002

深化中哈友好是两国民心所向、民意所盼。我们要传承好这份友好情谊,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办好鲁班工坊、孔子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培养更多中哈友好事业接班人。欢迎两国高校、智库、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办学、合作科研,支持两国社会各界增进交流,鼓励两国更多地方省州市结好,不断深化教育、旅游、考古、艺术、媒体等领域合作,拓展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习近平2024年7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发表的题为《同心笃行 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702.003

2000多年前,张骞持节出使西域,叩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古丝绸之路推动了我们两个伟大民族的友好交往和交流互鉴。

习近平2024年7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发表的题为《同心笃行 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703.001

中方支持明年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旅游年”,决定在哈萨克斯坦开设第二家鲁班工坊。昨天我在机场听到哈萨克斯坦少年用标准流利的中文演唱《歌唱祖国》,十分感动。青年是中哈世代友好的传承者。双方要发挥好两国文化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作用,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相知相亲,筑牢两国全方位合作的社会民意基础。

习近平2024年7月3日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谈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703.002

我们共同出席了两国文化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揭牌仪式,相信这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民众相识相知相亲。中方决定在哈萨克斯坦开设第二家鲁班工坊,明年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旅游年”。双方将拓展媒体、智库、影视等领域合作,鼓励更多省州市结好,筑牢两国社会民意基础。

习近平2024年7月3日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共见记者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705.001

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两国人民2000多年的友谊。中国汉代张骞、唐代玄奘、明代陈诚都曾在塔吉克斯坦留下了友好足迹。粟特商队穿梭于欧亚大陆,促进了中国同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贸易往来,也为丝绸之路沿线民众文明交流和文化互鉴作出了特殊贡献。

习近平2024年7月5日在塔吉克斯坦《人民报》和“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发表的题为《共创中塔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705.002

我们友好交流、互学互鉴。从孔子学院到鲁班工坊,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会语言、懂技术的生力军,他们投身到两国发展和合作的热潮之中。从中塔中医药中心到“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中国传统医学借助现代技术,为两国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从文化日、研讨会到互派留学生、翻译出版书籍,民相亲、心相通的涓涓细流持续汇入两国友好的大海。两国省州市结好已经达到9对,中塔友好事业不断迸发出新活力。

习近平2024年7月5日在塔吉克斯坦《人民报》和“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发表的题为《共创中塔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705.003

推进人文交流,夯实两国世代友好民意根基。我们欢迎更多塔吉克斯坦朋友到中国旅游观光、留学深造、投资经商、访问交流,愿同塔方不断扩大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青年、地方等领域合作,让两国人民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我们要充分发挥在塔鲁班工坊、孔子学院、中塔中医药中心作用,加快推进互设文化中心,扩大两国地方合作,让中塔世代友好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习近平2024年7月5日在塔吉克斯坦《人民报》和“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发表的题为《共创中塔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VW001.039.20240705.004

双方愿全面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夯实中塔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用好中塔中医药中心、鲁班工坊等平台,加紧推进互设文化中心,支持两国在青年、媒体、智库、妇女、教育等领域开展更多交流。

习近平2024年7月5日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721.001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着眼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据新华社北京2024年7月21日电

VW001.039.20240729.001

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两国历史悠久的友好交往曾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中意两国的共同财富。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国相通、团结则共进,封闭、分裂则各退。中意两国要秉持和弘扬丝路精神,从历史维度、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推动中意关系行稳致远。

习近平2024年7月29日会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806.001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习近平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据新华社北京2024年8月6日电

VW001.039.20240806.002

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据新华社北京2024年8月6日电

VW001.039.20240820.001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优异成绩,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精神。赛场上,大家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等誓言掷地有声,展现了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展现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展现了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宝贵品质,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自信乐观、热情友好的阳光气质。你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锐气和底气。祖国和人民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点赞。

习近平2024年8月20日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822.001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2024年8月22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905.001

要携手推进多元包容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中方愿同非方密切人文交流,在现代化进程中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共存,共同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结出更多硕果。

习近平2024年9月5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40905.002

中方愿同非方深入推进“未来非洲职业教育”计划,共建工程技术学院,建设10个“鲁班工坊”。重点面向非洲妇女和青年,提供6万个研修名额。共同实施中非“文化丝路”计划和“广电视听创新合作计划”。双方商定将2026年确定为“中非人文交流年”。

习近平2024年9月5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40910.001

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习近平2024年9月10日在陕西宝鸡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912.001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推进考古等工作。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习近平2024年9月12日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913.001

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习近平2024年9月10日至13日在甘肃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913.002

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2024年9月10日至13日在甘肃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913.003

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习近平2024年9月10日至13日在甘肃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0920.001

要深入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质和真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良传统,广泛倡导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

习近平2024年9月2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927.001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习近平2024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927.002

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逐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历史充分证明,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

习近平2024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927.003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增进中华文化认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习近平2024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0930.001

我们坚信,创造了五千多年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必将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202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1011.001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设成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大家庭。

习近平2024年10月11日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11.002

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绘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画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规律。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民族是开放包容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善良友好的人民。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真诚沟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世界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2024年10月11日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16.001

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习近平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16.002

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

习近平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18.001

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18.002

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习近平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18.003

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习近平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3.001

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金砖国家汇聚了深厚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我们要积极倡导不同文明包容共存,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挖掘教育、体育、艺术等领域合作潜力,让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照亮金砖前行之路。去年,我提出金砖数字教育合作倡议,很高兴看到这一机制已经落地。中方将实施金砖数字教育能力建设计划,未来5年在金砖国家设立10个海外学习中心,为1000名教育管理人员和师生提供培训机会,助力金砖人文交流走深走实。

习近平2024年10月23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4.001

共兴文明,实现多元和谐。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我们要做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增进沟通对话,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我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要推动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中方将牵头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促进各国人文交流和治国理政互学互鉴。

习近平2024年10月24日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8.001

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8.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8.003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8.004

要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支持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8.005

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8.006

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8.007

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VW001.039.20241028.008

建设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文化建设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干部配备、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工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